Saturday, June 9, 2018

三大民族的文化习俗



多元种族的文化 

三大民族的文化习俗



华人的文化习俗

春节 ~ 是我们华人的文化传统,它的含义代表:万象更新、日新又。新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里人们都会寄贺卡、买新衣新鞋、除夕、大扫除、团圆饭、压岁钱、守岁、贴春联、说吉利话列如 恭喜发财、恭贺新禧、喜气洋洋、吉祥如意、龙马精神、生意兴隆。新年里人们也会去拜年、拿红包,等等。。
贴春联 ~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舞狮 ~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马来人的文化习俗
开斋节 ~ 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译,音译“尔德·费图尔”。亦称“肉孜节”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当代,此节在历书上有标志。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礼拜仪式规模和气氛均盛于“聚礼”,阿訇应讲经布道。“会礼”后,分头游祖坟,念经文,追悼亡灵。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每个家庭应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马来民族服装 ~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马来人男女礼服和便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又宽又长,遮手盖脚且色彩鲜艳,图案别致,样式美观。目前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
月亮风筝 ~ 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穷庄稼汉在田里遇到一个迷路的女孩,他把女孩领回家,悉心抚养,女孩越长越漂亮,他和乡亲们的收成也越来越好。谁知他老婆起了妒忌之心,把女孩赶出了家门,从此,村子里庄稼的收成就越来越坏了。原来,那漂亮的姑娘就是稻神。有人告诉他,必须做一个漂亮的东西,放到空中稻神之处,向她表示忏悔。这庄稼汉便做了风筝。随着风筝的升空,人们的日子又富裕了起来。马来西亚人喜欢放风筝,就是为了向稻神致意。月亮风筝因形似月牙而得名,这种风筝有的像鸟、有的像鱼,但都不失月牙形的特点。在正式的官方场合,马来姑娘常常手执精心制作、图形优美的月亮风筝迎接贵客。
印度人的文化习俗
屠妖节 ~((Deepavali)是印度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为万灯节、印度灯节,一般在10月末到11月初举行,这一天是印度历7月的第一天,也是新月降临的一日。屠妖节是印度教「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的节日。耆那教锡克教尼泊尔的佛教信徒都庆祝这个节日。相传世界被妖魔所侵扰,天神下凡降魔。降魔後,大地女神为天神诞下一名儿子-「Naraka Suran」。身为大地女神之子的他却与邪恶为伍,并强迫百姓不准点灯。天神应百姓所求,与Naraka Suran展开正邪大战。Naraka Suran死後,人民点灯庆祝。
印度民族服装 ~ 印度民族服分为男装和女装。女装礼服通常是裙子和短上衣,男装礼服通常是裹裙和长衬衫。印度女性民族服包括真丝纱丽、镜面古丽、彩色裙子和衬衣裤套装。 一个典型印度女性的着装通常包括长衬衣加宽松脚裤和面纱以及装饰了宝石、昆单宝石镶嵌法合金珠宝、金丝绣(zari)、水晶、钱币、例山绣、镜面和彩镜色瑰绣(sequin)的褶裙(ghagra)和紧身古丽再盖上搭帕(dupatta)。
裹裙(dhoti)是印度最古老最本土的服饰。早在吠陀时代,男性的裹裙覆盖了从腰部到小腿或小腿根部的裹裙。裹裙是用一根腰带在前面打结固定。有钱有地位的男性腰带在两端结成球形,并饰以精致的刺绣。长衬衫和长袖风衣则来自于贵霜王国统治者月氏人的贵霜服,一件褶饰长袖及膝衬衣,颈口开缝且进行简单或复杂的装饰,这种款式源自骑马的游牧文明,也被大多数斯基泰人和伊朗人穿着,跟安息人的服饰特别像。长袖紧身单层长风衣都是用最上等的面料制作,有着精致的花纹,穿在长衬衫的外面,显示了着装者的身份。冬天的时候,印度北方男性就穿一种夹层的厚夹克,外形和风衣很像,也是很正式的服装。印度北方的男性也穿着这种加衬厚夹克参加婚礼等正式场合。不过加衬夹克在印度要到18世纪才出现,是模仿了当时英国殖民者的大衣,在印度贵族和穆斯林之间流行。这种加衬厚夹克也是巴基斯坦的男性国服。另外头巾在现代也是有身份的印度男性才佩戴的。


彩米圖 ~ 传说古时候,印度有个凶残的魔王Narakasura。在他的统治下,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痛苦,民不聊生。后来,天神Lord Khrishna把邪恶的魔王杀掉了,为民除害。人们非常高兴,便点着灯热烈庆祝。从此,人们就将这个日子作为屠妖节,歌颂“邪不能胜正”的精神。
所謂的彩米圖,是印度同胞在屠妖節的一項傳統,他們將染上顏色的碎米鋪陳在地上,利用顏色來製作出圖案,寓意幸福吉祥及對訪客的歡迎。

谢谢 !
Terima Kasih !

Thank You !

    
      
             

5C组员:       谢铨 
             张凯宜
             蔡嘉文
             张可蓥
                


      
 

1 comment:

  1.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让我们把我们国家多元种族的文化转递到世界各地的角落。

    ReplyDelete

三大民族的文化习俗

多元种族的文化  三大民族的文化习俗 华人的文化习俗 春节 ~ 是我们华人的文化传统,它的含义代表:万象更新、日新又。新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